生活及文化因素不可能置之事外,社會氛圍、政經情勢難道沒有影響?不過自己的認知行為狀態最重要,發展面對憂鬱症及抗憂鬱劑使用的正確認知,我相當同意作者面對自己的生病的態度,因為我也是這樣和憂鬱症病患分享:「你需要情緒低落的訊息,傾聽這個訊息,才會知道你遇到什麼問題,面對自己的弱點和痛苦,尊重疾病,甚至學習與疾病和平共存。
不知道妳那裡如何?水谷一馬結城未帆子女士:雖然之前的訊息中提到,妳不需要回覆我的訊息,但真的沒有收到片言隻字的回覆,還是有點失落。這就是所謂的「不打自招」。
當然,如我在訊息中所寫,我完全不期待妳會回覆給我。半年前才開始玩臉書,當初並沒有特別的目的,只是不知道該怎麼打發空閒的時間,又沒有其他事可做。只是偶然有幸看到原本再也無法見到的妳(雖說是偶然,但其實相當刻意),因為很懷念當年,所以忍不住寫了這麼長的訊息。這麼一寫,就會明顯發現,我很希望「未帆子」就是妳。我們已經將近30年未見,妳或許會問,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直覺,我自己也無法解釋。
話說回來,我完全不知道妳有繪畫方面的才華。先不說這些,不知道妳是否能夠想像,當我在清晰的照片中看到妳的笑容時有多麼震驚。台灣棒球的發展,累積許多讓人津津樂道、回味無窮的故事,其中嘉農棒球隊打進日本甲子園決賽,勇奪亞軍的精彩過程,成為電影題材登上大銀幕。
[3] 中華日報叢書委員會編,《無敵金龍》(台北市:中央日報社,民58),頁40-63。8月,中日少棒大戰,紅葉攻守俱佳,贏得勝利,更敲出台灣棒球的自信 [2]。中學方面,昭和6年(1931)嘉義農林學校代表台灣,前往日本甲子園勇奪亞軍,最為耀眼。二、從「野球」轉到「棒球」 光復初期,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,將日本味濃厚的「野球」改稱「棒球」。
Photo Credit: 國發委檔管局檔案樂活情報提供 圖1:榮工少棒隊參加遠東區少棒賽 之後,金龍少棒隊在各界的協助下,集體進入蔣宋美齡女士創辦的華興中學就讀,繼續為青少棒、青棒爭光,也開啟「南美和、北華興、東榮工」三強鼎立的時代。57年5月,「以石為球、以棍為棒」訓練的紅葉少棒隊,拿下全省少棒冠軍,接著迎戰來訪的日本關西明星少棒隊。
在國際競技上,中華隊在73年贏得洛杉磯奧運銅牌後,又在81年拿下巴塞隆納奧運銀牌,打響台灣棒球的名號 [4]。想要知道更多動人的故事,歡迎前往國家檔案資訊網,一同探尋台灣棒球的精彩事蹟。民國(以下同)39年8月,韓戰爆發後,圓山棒球場充作美援物資集散地,無法再舉辦棒球賽事。現在,就讓我們一起從國家檔案中,回味台灣棒球的精彩事蹟。
[2] 謝仕淵、謝佳芬,《台灣棒球一百年》(台北市:果實出版社,民92),頁98-101。可惜的是,自昭和18年(1943)起,台灣遭到盟軍轟炸後,圓山球場充作陸軍醫院,因而停辦各項賽事。球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充滿運動活力。63年、66年、68年,台灣少棒、青少棒、青棒一舉獲得世界冠軍,締造3次「三冠王」的最佳成績,揚名國際
先前上映的《KANO》,短短九天票房破億,再次燃起全民對棒球的熱情。58年7月,金龍少棒菁英在大阪擊敗關島、日本隊,取得代表遠東地區赴美比賽的資格,滿載著國人的期望,前往美國賓州威廉波特征戰,先後擊敗加拿大、美北代表隊,又在冠軍賽力克美西隊,榮膺冠軍 [3]。
61年,美和中學為台灣奪得首座青少棒世界冠軍獎盃(圖2)。[4] 孟峻瑋等,《旋動歲月:台灣棒球百年史》(台北市:中華民國棒球協會,民95),頁151-174。
日本是亞洲棒球強國,當時又連續獲得兩年世界少棒冠軍,明星少棒隊雖非國家代表隊,實力卻不容小覷。在亞洲棒球競賽場域,台灣菁英於40年以及42年組織聯隊,兩度前往菲律賓進行友誼賽。許多球員投身中華職棒的精彩賽事外,亦有旅外球員在日本職棒、美國職棒大聯盟締造台灣之光。8月,中日少棒大戰,紅葉攻守俱佳,贏得勝利,更敲出台灣棒球的自信 [2]。Photo Credit: 國發委檔管局檔案樂活情報提供 圖2:世界青少棒遠東區大會比賽實況 四、台灣之光,揚威海外 成棒在少棒、青少棒、青棒基礎上,持續發光發熱。[2] 謝仕淵、謝佳芬,《台灣棒球一百年》(台北市:果實出版社,民92),頁98-101。
現在,就讓我們一起從國家檔案中,回味台灣棒球的精彩事蹟。中學方面,昭和6年(1931)嘉義農林學校代表台灣,前往日本甲子園勇奪亞軍,最為耀眼。
每當重要賽程,球迷便將球場擠的水泄不通,而球員更以踏上球場揮棒競賽為目標。此後,加強培訓少棒,繼起的七虎、巨人、立德、榮工等強隊,幾乎連年奪得世界冠軍,向全球證明我國少棒強勁實力(圖1)。
球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充滿運動活力。二、從「野球」轉到「棒球」 光復初期,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,將日本味濃厚的「野球」改稱「棒球」。
台灣棒球的發展,累積許多讓人津津樂道、回味無窮的故事,其中嘉農棒球隊打進日本甲子園決賽,勇奪亞軍的精彩過程,成為電影題材登上大銀幕。57年5月,「以石為球、以棍為棒」訓練的紅葉少棒隊,拿下全省少棒冠軍,接著迎戰來訪的日本關西明星少棒隊。隔年,中華青棒隊也拿下世界青棒冠軍。想要知道更多動人的故事,歡迎前往國家檔案資訊網,一同探尋台灣棒球的精彩事蹟。
儘管如此,各界熱愛棒球程度未減,校際與社會舉辦的運動競賽中,棒球賽事仍經常可見。63年、66年、68年,台灣少棒、青少棒、青棒一舉獲得世界冠軍,締造3次「三冠王」的最佳成績,揚名國際。
棒球運動起源於美國,日本引進推廣,日文稱其為「野球」,並於日據時期引入台灣。而民國五、六○年代,台灣更上層樓,屢屢征戰國際,締造3次同時榮獲世界少棒、青少棒、青棒冠軍「三冠王」的輝煌紀錄,也激發全民瘋棒球的熱潮。
民國(以下同)39年8月,韓戰爆發後,圓山棒球場充作美援物資集散地,無法再舉辦棒球賽事。[3] 中華日報叢書委員會編,《無敵金龍》(台北市:中央日報社,民58),頁40-63。
在國際競技上,中華隊在73年贏得洛杉磯奧運銅牌後,又在81年拿下巴塞隆納奧運銀牌,打響台灣棒球的名號 [4]。Photo Credit: 國發委檔管局檔案樂活情報提供 圖1:榮工少棒隊參加遠東區少棒賽 之後,金龍少棒隊在各界的協助下,集體進入蔣宋美齡女士創辦的華興中學就讀,繼續為青少棒、青棒爭光,也開啟「南美和、北華興、東榮工」三強鼎立的時代。43年,中華民國隊開始征戰亞洲盃,初期,經常輸給菲律賓隊,更難挑戰日本、南韓這兩個棒球強國 [1]。中、小學紛紛組織球隊,展開校際競賽。
我國少棒與日本一較長短、榮獲佳績後,隨即加入了世界少棒聯盟(Little League Baseball, LLB),挑戰世界少棒冠軍已指日可待。日本為提倡是項運動,開闢圓山棒球場,舉辦大型賽事。
延伸閱讀 要振興台灣棒球,不如參考德國對足球選手完整的教育政策 棒球真的是台灣國球?從張泰山釋出事件看台灣職棒目前五大問題 是「台灣隊」還是「中華隊」?台灣棒球史上一頁被遺忘的政治角力 註釋 [1] 江明珊總編輯,《逆轉勝:台灣棒球特展》(台南市: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,民103),頁36。可惜的是,自昭和18年(1943)起,台灣遭到盟軍轟炸後,圓山球場充作陸軍醫院,因而停辦各項賽事。
小學方面,昭和4年(1929)8月,首屆全台少棒賽在台北新公園熱烈展開,由高雄州第一公學校(今旗津小學)擊敗其他代表隊,取得台灣史上首屆少棒冠軍。棒球,是許多人的美好回憶。